11月30日至12月1日,珠海市财政局举行2023年部门预算项目现场联审会。市农业农村局等15家单位接受联审。这是我市连续第8年采取部门预算现场联审方式,由联审小组专家现场逐项审核部门申报的项目支出,并向新闻媒体公开评审过程。
如何确保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提供尽量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是本次联审关注的重点。
此次部门联审分为两个环节:首先由参加联审的单位陈述部门总体情况;然后由联审小组专家逐个项目向预算单位问询,预算单位现场进行答辩讲解。
为提高联审质量,确保公平公正,市财政局组建了高规格、高水平的联审小组,主要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审计骨干、专家学者以及财政业务骨干组成,并邀请市民代表和媒体参与。
“项目的明细跟测算依据写得太简单了,能否提供更详细的内容?”“这个项目的实施意义到底有多大,能否推迟实施?”“能否通过新媒体等新兴手段在更少经费情况下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联审小组成员和参审单位代表就每个项目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充分探讨每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资金使用明细,确保最终财政资金投向更加科学,资金使用更加高效。
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是本次接受联审的单位之一。会上,专家们针对该单位提供的预算清单,逐项提出问题,对民生实事项目更是投入大量精力,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
“往年的生活垃圾处理量有多少?”“补贴后市民的用气成本能降低多少?”“公共自行车未来的前景如何?”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体现了联审小组对民生的重视,致力于用财政资金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现场联审打通了财政审核建议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现场联审,财政审核意见直接反馈到单位分管领导,甚至单位“一把手”的环节。就部门预算编制与预算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推动有效提升单位预算编制的水平。
2015年试点以来,现场联审的部门和单位参与数量不断增加,审核范围不断拓展,市民代表和媒体代表的参与也让财政透明度进一步提升。结合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监督改革、预算编制改革、绩效管理改革等财政改革措施,市财政局利用预算激励约束机制,将支出进度、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审计整改与预算安排进行挂钩,完善预算审核“五重滤网”,对预算审核过程层层把关,预算管理制度得以不断健全,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协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珠海思路”。